難道在資本主義的壓迫下,我們就也應該一起化成屠刀嗎?

 

繼續準備下周的科普演講簡報,想著可能面對的各種「務實」的問題,然後就冒出了這個想法。

越面對第一線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中小企業主們,阿季心裡就難免越是糾結:
美國這麼大的經濟體都帶頭退縮、甚至是反對,
那我們這些小國家、小公司、小個人,是不是乾脆也別再掙扎,乖乖地「識時務者為俊傑」,一起化身為資本主義的屠刀,繼續傷害這個星球就好了?
·
阿季還是得說:當然不。
因為走回頭路,從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。
資本主義的確常常把所謂的務實,直接等同把「賺錢」放在「環境」前面、甚至瞧不起不這麼想的非我族類的「一群傻瓜」。
但是我就問:
我們現在面對的環境、社會問題,哪一個不是資本主義這個想法的惡性循環的結果? =_=?
·
但仔細想想,其實現在資本市場裡,也有另一個新的邏輯:
新的綠色商業價值就是「永續 + 創新 + 公平」。
像再生能源、低碳循環經濟、社會企業、B型企業這些,都在證明:綠色價值和利他主義,也能帶來經濟效益,不必然就一定是對立衝突。
·
再來,阿季也再度提醒自己和夥伴們:淨零的進程從來不是直線。的確,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後退很大步、甚至還出手打擊了低碳永續的發展;但同時,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他國家(像歐洲、台灣),也沒有放棄。
甚至,美國綠色供應鏈的那些大品牌商們,就算變得低調許多(看到貝萊德被告,也擔心自己變成被打的出頭鳥),但也完全沒有放棄。
·
畢竟,美國再怎麼拉扯,事實擺在那:
極端天氣的風險跟能源壓力,不會自己消失。
不會因為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,美國就不會受極端天氣影響。
更別說美國想大推的全球化石能源的存量,就是只能再用50年!
*國家能源安全是一種profolio(配比)的平衡,不是強推單一能源。
·
剩下的,就是你相不相信未來的這些趨勢了?
阿季自己接觸越多這些沮喪,也難免心灰意冷。
但還是時刻提醒自己:守住方向的人,才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引路人。

我無力決定其他人想要怎麼面對世界,

但至少,我可以決定自己不要成為加速毀滅的力量。

·
我會繼續往前走,因為我單純著相信著:
這條路雖然人還不多,但這才是真正通往未來的無悔之路。

*這次GPT生成的圖片還挺得我心的!^O^

返回頂端